• 我们的新时代
  •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  • 寻茶组内容
  • 临沂市人民政府

公益慈善

您的位置:首页> 公益慈善

4月份“临沂好人”揭晓 共有8位市民入围

时间:2018-04-10 11:06:48 作者:临沂民生网

4月9日,由临沂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、市总工会、团市委、市妇联等七家部门联合组织的“临沂好人”评选活动的评选结果揭晓,共有8位市民入围2018年4月份五类“临沂好人”榜。

据悉,“临沂好人”评选活动由各县区、各市直部门推荐候选人名单,经过组委会初审、专家评审等环节,最终确定王永美(诚实守信类)、王郡迎(见义勇为类)、李翠萍(敬业奉献类)、庄乾军(敬业奉献类)、黄家荣(孝老爱亲类)、王梅(孝老爱亲类)、曹广玲(助人为乐类)、杨元明(助人为乐类)共8人入围4月份“临沂好人”榜。

王永美

王永美:75岁老人倾情20年养路报党恩

王永美今年75岁,是临沂市蒙阴县坦常公路高都段的一名普通养路员。为了报答解放军解救她和家人的恩情,一生念念不忘“报答党恩”的初心,把小儿子送去参军报国,小儿子因公殉职后,她又化悲痛为力量,毅然当起养路工,用20年的养路生涯继续报答党恩情。如今,她养护的那段路成了全县的样板路。虽然年龄大了,她却坚持养路。她说:“只要我还能动,就要一直养下去。”

王郡迎

王郡迎:池塘屡次夺人命“活雷锋”三次入水救儿童

2018年2月17日,大年初二,年味正浓,正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时候,这天上午11时左右,莒南县板泉镇集下村王郡迎和家人送女儿和女婿离开,突然听到离家不远处的村西汪塘里传来小孩子哭喊声,他来不及通知其他人,便快步向池塘边跑去,这时,他发现在池塘的北侧有一个男孩正仰面浮在冰冷的水面上哭喊着。看到面前的情景,王郡迎连衣服也未来得及脱,三步并作两步,“扑通”一声就直接跳了下去,快速游向孩子,把全身湿透了孩子托出水面。

据了解,王郡迎救落水儿童这已是第三次了。王郡迎分别于1992年7月夏天和1994年的冬天,在村前池塘里抢救过史纪磊、王一超。当时刚满3周岁史纪磊洗澡溺水,5岁的王一超 ,在池塘上滑冰,不慎掉进了冰窟窿里,都是被王郡迎及时相救得以生还。

李翠萍

李翠萍:视病人如亲人,守护初心

李翠萍,1963年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平邑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。从事护理工作35年以来,从精神卫生中心护士到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,从护士长到护理部主任,她一步一个脚印,默默耕耘,无私奉献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,用诚信、仁爱、和谐、博精的精神,谱写了沂蒙老区白衣天使的风采。

庄乾军

庄乾军:爱诠释美,逆境中坚守教师梦

庄乾军,1969年出生,临沂市临港二中教师。25载风雨沧桑,庄乾军不畏病痛折磨,不畏家庭负担沉重,用一只粉笔、一个三角尺,将一道道繁复的数学题讲解得浅显易懂,将一届届学生培养成才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。这是庄乾军一直以来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真实写照。虽然遭受全身60%烧伤,但他却是学生眼中最美的教师。

黄家荣

黄家荣:三十年,她用瘦弱肩膀撑起一个家

黄家荣,1964年出生,临沂沂水县崔家峪镇南垛庄铺村村民。三十年前,黄家荣毅然嫁给了家庭极度贫困的丈夫,婚后,她悉心照料残疾的婆婆。就在家里状况逐渐好转时,丈夫却患了脑癌……生活似乎一直在给她制造困难,而这个朴实的农村女人,硬是靠着她的坚韧和不屈,用自己瘦弱的肩膀,为一家人遮风挡雨,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。

王梅

王梅:十一年照料植物人父亲坚强孝女勇挑家庭重担

王梅,女,1979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临沂市政集团财务部部长。2003年,王梅的父亲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,她勇敢挑起了家庭的重担,悉心照料父亲11年,每天抽时间给父亲打针、针灸、洗衣、伺候大小便、按摩、翻身,4000多个日夜,从未间断。工作中自强不息、成绩斐然,生活中孝敬公婆、热心公益,用乐观向上的态度迎接生活挑战,书写了孝老爱亲的动人故事。

曹广玲

曹广玲:11位孩子的“代理妈妈”就是乞讨也要把他们养大

曹广玲,女,汉族,大专文化,1976年出生,临沂市费县经济开发区西洪沟村人。她是两个孩子的平凡妈妈,同时又是11位孩子的“代理妈妈”,曹广玲用爱心编织了一段不平凡的事迹。2008年,一次偶然机会,32岁的曹广玲参加了爱心助学活动。她无法想象还有孩子因贫穷而吃不饱穿不暖。从那时起,曹广玲便经常参加各种捐款助学活动。爱心一旦开启,就再也无法停止。几年来,她先后成为了11位孩子的代理妈妈,并承担了孩子们全部的费用。

杨元明

杨元明:退休老人心肠热移风易俗树新风

杨元明,1950年出生,兰陵县磨山镇黄山屯村村民。年近古稀的老人热衷于村里的移风易俗工作。退休后,他加入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,为村民的红白喜事忙前跑后,并致力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为乡村文明树立新风尚。

2005年,55岁的杨元明从兰陵县向城镇信访办退休回到老家黄山屯村。尽管退休了,他还是想发挥余热。杨元明加入了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操办婚丧嫁娶事宜。谁家办喜事,杨元明主动登门帮助筹划婚礼,尽可能办得不失礼数又不浪费;谁家有人离世,杨元明又及时赶去,帮助料理后事,让逝者体面得走好人生最后一程。不仅是婚丧嫁娶,他还利用从事信访工作多年、村内威信高的优势,协调处理邻里纠纷、化解村级矛盾上,成为村两委班子的得力助手。(记者潘凤娟通讯员王公雯)

来源:琅琊新闻网

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