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我们的新时代
  •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  • 寻茶组内容
  • 临沂市人民政府

健康养生

您的位置:首页> 健康养生

山东临沂一村祖孙三代做乡医 村卫生室与城区无异

时间:2017-06-06 15:27:39 作者:临沂民生网

在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村,村民说起张道立一家,都很羡慕。张道立年轻时跟一位老中医学习了一些中医本领,参加工作下乡时,常为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看病,当起了“郎中”。他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张在吉、孙子张德庆,他们也成了当地有名的乡医。

近日,记者走进张德庆所在的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村卫生室,眼前的景象与印象中简陋的乡村诊所迥然不同。在总面积逾百平方米的卫生室里,诊室、药房、治疗室等分区而立,一切井然有序,其规模和条件与城区卫生服务中心无异。卫生室院内,栽植着数十株花卉苗木,两株碗口粗的紫藤正值盛花,为就诊患者营造了舒心的环境。

卫生室承担着周围三个村子共1800多名村民的医疗保健任务。张德庆说,这处卫生室建于2005年,省、市、县、镇各级都投入了扶持资金和设备,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条件。在这之前,村里的卫生室是两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瓦房。

记者跟随张德庆沿着山路转过几个弯,见到了“灰头土脸”的老卫生室。在这两间老卫生室里,张德庆工作了16年。而这处卫生室,是他父亲张在吉创建的。1967年,作为村里唯一懂医学知识的年轻人,时年21岁的张在吉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。“一个破药箱,里面装着几包安乃近、磺胺,还有几卷纱布,就开门办卫生室。”张在吉今年71岁,说起当年卫生室的情况,双手不停地比画着。与当年的寒酸相比,如今的卫生室条件远远超过了张在吉的期望。

当年的张在吉,已经脱离了父亲的“兼职郎中”模式,拿着村里的男劳力平均工分,全职工作在卫生室。“一年的工分算下来能换400多斤地瓜,再加上20多斤麦子。”而村里的其他人家,劳动力拿到的工分一般都会超过这个数目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初,张德庆从原临沂卫校沂水分校毕业后,又进入临沂市中心医院进修了两年,凭着这些资历,他打算留在县城“吃国库粮”。但是爷爷张道立和父亲张在吉却主张他回村“接班”。

“两辈老人都擅长中医,攒了不少管用的单方、验方,要是我不回村就传不下去了。”张德庆说。当时又赶上基层卫生院、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政策出台,如果张德庆不回村,他父亲的一己之力很难让卫生室再上一个台阶。

在张德庆如今所在的卫生室内,有200多种基本药物,参保村民只需拿着身份证,就可以减免一半的药费。

2015年起,张在吉每月能领取900元的乡医生活补助,当地政府还为他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,个人补缴3万多元的费用后,每月领取的补助和养老金累计达到1500多元。张德庆固定的月工资在3500元左右,“跟在镇上上班的公务员差不多”,他对这个收入很满意;94岁高龄的张道立早已从银行的工作岗位上退休,如今每个月的退休金有5000多元。

打印